形态特征
落葉喬木,樹冠開展;小枝有棱角,嫩枝、葉子、花序上都有細小絨毛;葉子有針狀的外觀,較小,很早就會脫落;花序在枝頂部排成圓錐形狀,花多為粉紅色;果實呈帶狀,嫩的果實外表有柔毛,成熟的則沒有柔毛。花期6—7月,果期8—10月。
品種分類
1.絨花樹的花。
2.南蛇藤科合歡的花。
藥用第二種較多,主要是安神作用。
含羞草遇到刺激,它那排列成羽狀的小葉即閉合起來。在自然界中,有類似本領的植物,為數不少,隻是反映沒有那麼快,不是“一觸即發”。例如合歡,對光和熱都敏感,每到夕陽西下,一對對的羽狀複葉就慢慢靠攏,次晨才漸漸分開,在炎夏的午後,有這種現象,但不如夜裡的緊貼,故又名夜合。
合歡是含羞草科合歡屬的喬木,高可達十五米以上,五、六月間開始放出一簇簇的花朵,淡紅色的雄蕊長長地伸出,活象一團團的絲絨,也象紅纓,因而又有絨花樹,馬纓花等别稱。在嶺南,較為多見的是大葉合歡,性狀跟合歡大緻相同,花朵也在夜後清香四溢,不過是綠白色的,花期略遲,據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第二冊說,這種合歡的果有毒,樹皮含單甯、入藥能消腫止疼,是重要的中藥,合歡的皮,續骨生肌,合歡的花有甯神作用,主要是安五髒、心志,令人歡樂無憂,配夜交藤、獲神、棗仁可治夜眠不安。
培育方法
繁殖栽培
⑴繁殖:用種子播種繁殖,春秋都可播種,播前可用35℃溫水浸種24小時,淺盆穴播,複土1--2厘米,以浸盆法給水,保持濕潤,在15--20℃條件下,經7--10天出苗,苗高5厘米時上盆。采種時選健壯母株,加強管理,于結果期随熟随采,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。
⑵栽培養護管理無特殊要求。一般土壤均可栽培,生長期需肥不多,施稀液肥2--3次即可,肥料不宜過多,以葉綠生長健壯即可,勿使徒長,因為含羞草主要為趣味性觀葉花卉,以小型為好。合歡花的種植技術簡單,管理粗放。對氣候、陽光、土壤要求不嚴,但以肥沃、疏松的砂質壤土為佳,喜溫暖濕潤的環境。
采集方法
6月花初開時采的花,商品稱合歡花,花未開時采的花蕾,商品稱合歡米,除去枝葉,曬幹。
合歡皮(附:合歡花、合歡米)
合歡樹皮槽卷筒,外表灰綠色皮孔,味澀刺舌質硬脆,安神解郁消腫痛。
來源:為豆科落葉喬木植物合歡AlbizziajulibrissinDurazz.的樹皮。
産地:主産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等地。
采收:冬季鋸下粗樹枝或砍伐樹木時,剝下樹皮,曬幹。
藥材形性:呈卷筒狀或淺槽狀,粗細長短不一,長15-50cm,厚0.2—0.3cm。外表在炭綠色或灰棕色,稍有縱皺紋,橫向皮孔密生,橢圓形,棕紅色,偶有突起的橫棱或較大的圓形絕痕(側枝痕)。内表面淡黃色,有細縱紋。質硬而脆,斷面黃白色,呈纖維性刺片狀。氣微,味澀而微苦,稍刺舌,而後喉頭有不适感。
以表皮細密、内皮色黃、味澀有刺舌感者為佳。
炮制:将原藥揀去雜質,用水略浸,洗淨泥屑,撈起放竹簍内潤6-8小時,再切0.2-0.3cm絲片,曬幹。
成分:含皂甙和鞣質等。
性味、歸經:甘平,入心、肝經。
功用:滋陰補陽,安神解郁,活血消腫。用于心神不安,憂郁失眠,肺癰吐膿,筋骨折傷,癰瘡腫毒等症。
處方名:合歡皮
用法用量:煎服6-12克。
保貯: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,置幹燥處,防黴蛀。
為合歡的花序,夏季花開放時擇晴天采收,及時曬幹。藥材皺縮成團,有如棉絮。小花略呈棒槌狀,長0.8-1cm,細長而彎曲,淡黃褐色。花萼筒狀,先端有小齒5個。花冠長約為萼筒的兩倍,先端5裂,裂片披針形,外披細柔毛。雄蕊多數,花絲細長,伸出花冠筒外,交織紊亂,易斷。
氣微香,味淡以身幹色黃、無泥染、花不碎者為佳。性味甘甘苦平,功能養心、開胃、理氣、解郁,主治神經衰弱、失眠健忘、胸悶不舒等症。用量3—9克。
合歡米:為合歡之花蕾,青綠色,不散瓣,呈米粒狀。以身幹、色黃綠、無泥雜,花不碎者為佳。性味功用等同合歡花。
1.在四川、湖北、浙江部分地區及上海等地,還以同屬植物山合歡A.kalkora(Roxb.)Prain的樹皮作合歡皮藥用。藥材外表面較粗糙,有細密皺紋及不規則縱向棱紋,老皮不易見到皮孔,極粗糙,有不規則縱裂口,粗皮不易剝落,剝落處顯棕色。此外,其花序亦作合歡花入藥。
2.衛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、苦皮藤C.an-gulatusMaxim.或明開夜合(白杜)EuongmusbungeanusMaxim.的蒴果在東北、華北各省區及甘蕭誤作“合歡花”藥用,應注意糾正!
3.木蘭科植物夜合花MagnoliacocoDC.的幹燥花朵在兩廣地區作合歡花藥用,藥材稱“廣東合歡花”。呈不規則團塊狀,長2-3cm,直徑1-2cm;表面黃褐色,花瓣6枚,分2輪,倒卵形,長2cm,皺縮,質量,堅脆;花蕊大型,有多枚雄蕊、雌蕊螺旋排列于花托上,呈蓮座狀。氣香,味苦。
栽培技術
環境管理
合歡花喜溫暖濕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,耐寒性較強,但冬季最低溫不應低于5℃。
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以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佳。其根具有根瘤菌,有改良土壤的能力。
光照管理
合歡花喜陽光充足的環境,生長期間需保證充足的光照。但夏季陽光過于強烈時,需進行遮陰處理,避免葉片灼傷。
水分管理
合歡花耐旱,但不耐水濕。澆水應遵循“見幹見濕”的原則,避免積水。夏季高溫時要注意加大澆水量,保持土壤濕潤。
雨季要注意排水,防止根系腐爛。
施肥管理
合歡花對肥料的要求不高,但适量施肥有助于其健康生長。春季和秋季施以有機肥為主,如堆肥、腐熟雞糞等。夏季和冬季可不施肥。施肥濃度要低,避免發生肥害。合歡花喜歡酸性土壤,因此肥料選擇可适當偏向酸性。
修剪管理
合歡花萌芽力不強,因此在日常養護期間應盡量減少修剪。如需修剪,應在每年冬末進行,剪除病蟲枝、細弱枝,并對側枝适量修剪調整,以達到主幹端正、樹姿優美的效果。
病蟲害防治
合歡花常見的病害有枯萎病,發現病害枝葉要及時剪掉并燒毀,同時用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多菌靈進行防治。蟲害主要有葉蟬、天牛、吹綿蚧等,感染初期可以人工捉蟲,如果害蟲數量太多,則可購買相應的藥劑滅殺。
其他注意事項
不耐噪音:合歡花生長不喜歡噪音和灰塵,所以在養殖的時候需要控制周圍的聲音,并避免養殖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。
移植栽培:合歡花在春秋季都可以移植栽培,以春季最好。移植時應随挖随栽,并立即澆水。秋季移栽要施足底肥,有利于根系生長和來年花葉繁茂。
合歡花的種植時間
春季種植
春季是合歡花種植的主要時期之一。春季氣溫逐漸回升,陽光充足,有利于合歡花種子的萌發和生長。此時種植合歡花,可以确保種子在溫暖的土壤中迅速發芽,并在夏季來臨前形成健壯的幼苗。因此,春季(特别是4月至6月之間)是合歡花種植的理想時間。
秋季種植
除了春季,秋季也是合歡花種植的一個好時機。秋季氣候涼爽,适合合歡花的根系生長。雖然秋季的氣溫逐漸降低,但土壤仍然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,有利于合歡花種子的萌發和生長。此外,秋季種植的合歡花在冬季來臨前可以形成一定的根系和營養儲備,為來年的生長打下堅實基礎。
産地分布
原産于亞洲及非洲,中國東北至華南及西南部各省區均有種植,常生于山坡或人工栽培,非洲、中亞至東亞均有分布,北美亦有栽培。生長快、喜光、耐寒性稍差、耐幹旱和貧瘠、對土壤要求度不高、不耐水澇。
應用價值
藥用價值
合歡花含有合歡甙,鞣質,解郁安神,滋陰補陽,理氣開胃,活絡止痛,用于心神不安、憂郁失眠。治郁結胸悶,失眠,健忘,風火眼,能安五髒,和心志,悅顔色,有較好的強身、鎮靜、安神、美容的作用,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。也具有清熱解暑,養顔祛斑解酒等功效。
注意事項:請置于室内陰涼幹燥處,避免兒童自行拿取。
适宜搭配:合歡花适合單泡,不适宜搭配其他花茶。
泡法喝法:合歡花可單泡,也可和冰糖、蜂蜜共同沖泡。
失眠請用合歡花
據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第二冊說,這種合歡的果有毒,樹皮含單甯、入藥能消腫止疼,是重要的中藥,合歡的皮,續骨生肌,合歡的花有甯神作用,主要是安五髒、心志,令人歡樂無憂,配夜交藤、獲神、棗仁可治夜眠不安。
合歡花:幹燥花序呈團塊狀,有如棉絮。小花長約0.8~1厘米,彎曲,淡黃褐色或綠黃色;花冠筒狀,先端5裂,外面有長柔毛;花萼細筒狀,綠黃色;雄蕊多數,花絲細長,伸出花冠外,交織紊亂,易斷。微香。
合歡米:幹燥花蕾,青綠色,不分瓣。
以上兩種藥材産浙江、安徽、江蘇、四川等地。
藥理作用:抑制作用實驗研究表明,合歡花煎劑灌服,能明顯減少小鼠的自發活動及被動活動,明顯協同巴比妥類藥物的中樞抑制作用,延長戊巴比妥鈉、苯巴比妥鈉所緻小鼠麻醉時間,促使阈下劑量的戊巴比妥鈉、異戊巴比妥鈉引起小鼠麻醉,一次給藥或連續給藥3d均有顯着效果。合歡花煎劑給家兔灌服未見腦電有明顯改變,也無抗戊四氮所緻小鼠驚厥作用。
四川地區尚用同屬植物山合歡的花和花蕾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①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平,味苦,無毒。"
②江西《中草藥學》:"甘,平。"
【歸經】《四川中藥志》:"入心、脾等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滋陰補陽,舒郁,理氣,安神,活絡。治郁結胸悶,失眠,健忘,風火眼疾,視物不清,咽痛,癰腫,跌打損傷疼痛。
①《本草便讀》:"能養血。"
②《分類草藥性》:"能清心明目。"
③《四川中藥志》:"能合心志,開胃理氣,消風明目,解郁。治心虛失眠。"
④江西《中草藥學》:"解郁安神,和絡止痛。治肝郁胸悶,憂而不樂,健忘失眠。有時還用于跌打損傷,癰腫疼痛。"
⑤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治咽喉疼痛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内服:煎湯,1~3錢;或入丸、散。
【選方】①治心腎不交失眠:合歡花、官桂、黃連、夜交藤。煎服。
②治風火眼疾:合歡花配雞肝、羊肝或豬肝,蒸服。
③治眼霧不明:合歡花、一朵雲,泡酒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四川中藥志》)
④治打搕損疼痛:夜合花末,酒調服二錢匕。(《子母秘錄》)
⑤治腰腳疼痛久不差:夜合花四兩,牛膝一兩(去苗),紅藍花一兩,石鹽一兩,杏仁半兩(湯浸去皮,麸炒微黃),桂心一兩。上藥搗羅為末,煉蜜和搗百餘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,以溫酒下三十丸,晚食前再服。(《聖惠方》夜合花丸)
本品為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julibrissinDurazz.的幹燥花序。夏季花開放時擇晴天采收,及時曬幹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,平。歸心、肝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滋陰補陽,解郁安神。用于心神不安,憂郁失眠
附注:樹皮(合歡皮)含皂甙、鞣質,有解郁安神、活血消腫的功能;用于心神不安、憂郁失眠、肺癰瘡腫、跌打傷痛,葉含鞣質、槲皮甙。
相關花語
合歡花象征永遠恩愛、兩兩相對、是夫妻好合的象征。
每年9月,澳大利亞到處都盛開着金黃色的合歡花,香飄四方.合歡花又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花
相關文化
合歡是一種惹人喜歡的植物,也有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。話說古時泰山腳下有個村子,村裡有位何員外。何員外晚年生得一女,取名歡喜。這姑娘生得聰明美貌。歡喜18歲那年清明節到南山燒香,回來得了一種難治的病,精神恍惚,茶飯不思,一天天瘦下去,請了許多名醫,吃了很多藥,都不見效。因此,何員外貼出告示,重金酬謝能夠醫治小姐疾病者。西莊有一位秀才雖窮,卻長得眉清目秀,天資聰慧,除了文才過人,還精通醫道。苦于無錢進京趕考。看到告示,秀才便揭榜進門。見到小姐,秀才即全然知曉病情,原來那日小姐南山燒香,與秀才邂逅,喜歡上他了,回家後日夜相思,此番見到秀才,病就好了一大半。于是,在診脈後秀才說:“這位小姐是因心思不遂,憂思成疾,情志郁結所緻。”又說南山上有一棵樹,人稱“有情樹”,羽狀複葉,片片相對,而且晝開夜合,其花如絲,清香撲鼻,可以清心解郁,定志安神,煎水飲服,可治小姐疾病。聽了秀才的話,員外随即派人和秀才一起前往南山采集此花。按照秀才所講方法,小姐服用後,不久痊愈,因此對秀才更生好感。在小姐的資助下,秀才進京趕考,考中狀元,又赢得小姐芳心,金榜題名之時,即為洞房花燭之夜。後來,人們便把這種“有情樹”叫作合歡樹,這花也就叫合歡花了。由于合歡夜間枝葉合攏。
飲食文化
1、合歡花粥
合歡花含有合歡甙,鞣質。《本草經》說:“合歡花能安五髒,和心志,悅顔色。”尤其對孕婦,有較好的強身、鎮靜、安神、美容的作用,也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。做時,取幹合歡花30克(鮮者50克),粳米100克,紅糖适量,加水500克,熬至粥稠即可,睡前溫服。合歡花粥香甜可口,常用能安神、美容,使人精力充沛,益壽延年。
菜譜名稱:合歡花粥
所屬菜系:其它菜系
所屬類型:健康菜譜
基本特點:合歡花性味甘平,入粥香甜,功效安神清暑。因其性清易揮發,故不宜久煎。
基本材料:幹合歡花20克,粳米50克
如常法煮粥,每晚睡前1小時,溫熱頓服。
功效:合歡花性味甘平,入粥香甜,功效安神清暑。因其性清易揮發,故不宜久煎。
【來源】民間方
【原料】合歡花(幹品)30克(鮮品50克)粳米50克紅糖适量
【制作】将合歡花、粳米、紅糖同放入鍋内,加清水500克,用文火燒至粥稠即可。
【用法】于每晚睡前1小時空腹溫熱頓服。
【功效】滋陰補陽,安神解郁,活血,消癰腫。适用于忿怒憂郁、虛煩不安、健忘失眠等症。
2、合歡花豬肝瘦肉湯
類别:肝調養食譜神經衰弱食譜失眠食譜補血食譜貧血食譜
工藝:煮口味:鹹鮮味食用:早餐|中餐|晚餐|零食
主料:豬肝60克豬肉(瘦)60克
輔料:合歡花30克
調料:鹽3克
烹饪方法
1.将合歡花用水浸泡,洗淨;
2.豬肝、瘦肉洗淨,切片,用調味料拌勻;
3.把合歡花放入鍋内,加清水适量,文火煮沸十分鐘,放入豬肝、瘦肉再煮沸,調味即可。
健康提示
養肝舒肝、解郁安神;
神經衰弱屬肝氣郁結者,症見胸脅脹悶而痛,郁郁不樂、情緒低下、失眠、歎息等;本湯合歡花改用鮮菊花,茉莉花亦可獲同效,肝氣郁結肝熱者更宜。
醫學文化
合歡花,“葉纖密,圓而綠,似槐而小,相對生。”夜間成對相合,如夫妻歡好之狀,故叫合歡花。合歡呈粉紅色,在甯靜的夜晚,清香襲人。
合歡花為豆科植物合歡的花或花蕾。味甘平。人心,脾等經。自古就有“合歡蠲忿,萱草忘憂”之稱,《神農本草經》說,合歡“主五髒,和心志,令人歡樂無憂”。這和近代醫學書合歡花籍上所描述的合歡“能安神、活血、止痛”是—緻的,所以“合歡蠲忿”之說,是有—定道理的。
合歡花有養心、解郁開胃、理氣之功,常與夜交藤、肉桂、黃連相配,主治神經衰弱、失眠健忘、胸悶不舒等症。以合歡花配雞肝、羊肝或豬肝蒸服,可治風火眼疾;若将合歡花晾幹研為細末調酒服用,則可治跌打損傷疼痛。合歡皮也是神經系統的強化調節劑,可用于因七情所傷而緻的忿怒憂郁、虛煩不安、健忘失眠等症,能緩和急躁情緒,舒解抑郁,使神明暢達。它與夜交藤,柏子仁,郁金等養心安神藥配任應用,可以增強療效。有名的中藥安神藥如安神糖漿、養血安神片、補心丸都有合歡皮的成份。
合歡花10克,水煎服,可治憂郁煩躁易怒,如果虛煩不安,健忘失眠,可用合歡花10克、夜交藤15克、柏子仁義10克、郁金10克,水煎服。
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合歡皮含合歡甙、鞣質、皂甙。皂甙對紅血球有溶解作用,靜脈注射毒性極大,内服有強壯、興奮、鎮痛、驅蟲及利尿作用。對粘膜有刺激性,味辣而苦,吸人呼吸道能引起咳嗽、咽痛,故磨粉時應戴口罩等用以防護。
參考資料
1.合歡·植物智
2.韋莊·經典古詩